2019年10月28日,37000cm威尼斯19级本科生科技考古小组在匡亚明楼225室组织了“教授下午茶”学术沙龙活动,由李佳伟老师为大家讲授,主题是古DNA基本知识。
对于文科生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,但老师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大家很快就进入了专业领域。大家了解到,古DNA是指从古代样本中分离出的DNA。用于DNA分析的古代样本包括来自于骨架、木乃伊组织、非冷冻医学保存样本、保存的植物遗骸、冰、永冻土和全新世(大约1.17万年前)海洋及湖泊沉积物等等中的DNA。此外,古DNA还具有如下特点:第一,含量极低,这为科研的深入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;第二,高度降解;第三,广泛受损,污染比较严重,需要现对实验对象进行专业清理。与现代基因检测不同,古DNA研究的典型特征是DNA质量低。这就为检测可信度设定了限制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,老师还贴心地为同学们印发了图册。
之后,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吉大的生命科学楼。在实验室里,我们见到了研究常用的仪器和设备,更有专业的老师为大家全程解说,让大家更好理解各个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。
查阅相关资料可知,对古DNA的首次研究是在1984年进行的。由于人类学、考古学和公众对古人遗骸的关注,古人遗骸也得到了DNA学者的关注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,PCR技术(聚合酶链反应)的建立直接催化了古代DNA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应用。近年来,古代人类DNA研究有两个颇为重要的进展:一个是Real-timePCR技术,它可有效地鉴别源自古代样品的DNA污染,从而在相当程度上确保古代DNA分析的可靠性;另一个是焦磷酸法测序方法的建立,它奠定了核DNA测序的基础,将整个基因组的序列分析提上了议事日程。这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了古DNA。
总之,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发展的大趋势。在所有交叉学科中,科技考古学颇为独特,它既是考古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产物,更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的产物。如今,科技考古学的发展,已体现在考古学的所有领域。追寻科技考古学的发展轨迹,既能帮助公众了解这一学科本身,又能为它的发展开阔思路。作为新一代的考古人,我们更有责任传承它,让科技考古学继续发扬光大。